嘉宾出席“创承智造”非遗展开幕仪式。
水井坊非遗基金与成都大漆共同创作的炫金流彩杯。
专题
《延禧攻略》等剧的热播,虽让中国传统的绣服、头饰、珠宝等技艺再度彰显出了自身的魅力,但摆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技艺面前,如何实现真正的“新生”,依旧是个切实有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9月17日,由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联合多方力量主办,于成都时尚地标太古里揭幕的“‘创承智造’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公开展”,正在试图通过一场集中国“非遗”技艺创新之大成者的“时尚大秀”,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复兴的最佳路径。
非遗传承要“源”和“创”
更要回归生活
据主办方透露,此次活动以“源”和“创”的主题贯穿始终,“源”即是指“非遗”技艺的本源,亦是保护与传承的对象;而“创”则是设计师们在“非遗”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创造与创新。例如,以有着近2500年历史的南京金箔技艺作为灵感“源”泉,曾跨界世界顶尖大牌的“装置艺术魔法师”JU JUW A N G,进行了极具艺术性的再度“创”作,最终的成品“金箔屏风”不仅是以夺目的光彩抓住了众人的眼球,更与“屏风”本身的物理属性产生了几近完美的融合。为《延禧攻略》打造头饰的“非遗”传承人赵树宪则以“宫廷绒花”为“源”,精心设计出“绒花胸针”,再现了宫廷饰品的华贵与绒花技艺的独特魅力。
在备受瞩目的“开幕日”当天,谈及“绒花”,水井坊非遗新生基金主任舒杨坦言,若不是《延禧攻略》这部剧,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很多人,可能都不了解“绒花”其实是一种非遗。
与“绒花”一样面临融入生活难的还有漆器。据成都漆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尹利萍透露,国内漆器传承中间有一段从生活当中消失了,没有像日本的漆器走进千家万户,原因就是由于中国把大漆的重点不由自主地推向了高端,推向了一种观赏品的层面。所以对漆器而言,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让它回归生活。
此次活动策展人、多次于米兰参展并获殊荣的台湾地区著名设计师韩德昌亦直言,传统文化的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与大众相去甚远。而此次设计师们的共同努力,正是意在让古老的艺术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中。
促“我是非遗守护人”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开幕日的压轴环节,舒杨还与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发起人米成,以及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理事段胜峰,围绕“如何让非遗新生”这样一个命题展开圆桌会议。
在舒杨看来,非遗技艺与商业力量并不冲突,企业等商业力量的注入将有助于非遗技艺的传承,而非遗技艺也希望能与企业一同探讨如何让传统的技艺创新生变,让它们真正成为“活着的传承”,拥有全新的生命力。
“在现在这个社会,当我们去做这样的一些非遗保护的时候,希望真的跟大家倡导一个新的观念,就是让技艺的本身能够自造血。通过非遗艺人自己的手艺赚取收入,被更多人认可,进而支撑这个技艺活下去。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水井坊要做的就是要让年轻人了解非遗,让他们知道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是神圣的事情。如果这些非遗技艺能用到产品中,我们也愿意去尝试。”舒杨进一步指出。
据悉,水井坊9月12日在北京太庙举行的“传世盛典”发布会上,就已成功通过水井坊非遗新生专项基金,将包括前述尹利萍团队的国家级非遗成都漆艺、蔡水况团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厦门漆线雕技艺运用到了超高端新品“水井坊博物馆壹号”上。
据了解,也是为了扩展非遗的群众基础,延续“我是非遗守护人”的品牌基金核心理念,此次展览还专门将在周末举办羌绣体验工作坊活动,大众将有机会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之下,手工绣制属于自己的羌绣口袋,将这份“非遗”之美带回家,并真正“活起来”。